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思政课教师“一周一评课”活动启动仪式。学院党政领导和全体教师出席活动。副院长朱建主持活动。
朱建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重要讲话五周年,也是学院启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加强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是践行思政教师“六要”和思政课“八个相统一”的时代要求,他希望全体教师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推进时代新人铸魂中争当“大先生”。
“一周一评课”活动主要围绕思政课课堂教学开展,全体教师根据抽签顺序进行20分钟的真实课堂讲授,所有教师在观摩后都要对其教学表现进行评价,并由所属教研室进行评课意见整理,用于日常集体备课和磨课,实现全员大练兵。来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的胡梦莉老师首先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这一章节的教学展示,内容选自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她从农业改造的必要性、遵循原则、实施方式以及正反两方面的评价等方面,借助人物故事、师生互动、视频引导等方式,生动讲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过程。胡梦莉良好的教态、生动的讲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为了体现活动的公平公正以及评价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学院还邀请了多位校外专家担任评委,对教师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和评分,每位教师的得分将计入教研室总分,在年底予以汇总和公布。
当天的活动中,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玉兰应邀为全体教师作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专题讲座。她以“行走的思政实践课——生态文明教育(‘美境行动’)助力高校思政教学创新”为主题,通过详实的案例数据、精细的方案设计、严格的实施要求,全面展示了她指导开展思政实践课的教师情怀、具体做法和成果成效,为我校思政实践课教学改革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式。在问答环节,张玉兰教授还在线与教师们进行互动,解答了“如何将思政实践课覆盖更多学生”“思政实践课的评价方式”等问题,在听、问、答的互动中,增强了教学实效。
近年来,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一直是学院重点工作之一,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实践教学改革是今年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常态化的说课讲课评课制度,以评促改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和活力。(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甜甜/文 沈南/图 张甜甜/推荐 钱晋/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