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经济管理学院开展“风起麦浪间,非遗心相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13      浏览:

为深度发掘非遗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经济管理学院“风吹麦浪”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6日至11日在甘肃麦积开展了“风起麦浪间,非遗心相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先后开展了参观麦积区博物馆、探寻麦积山石窟、采访麦积泥塑非遗传承人王子斌、开展非遗乡土调研、非遗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寻访感悟 不忘初心——传承非遗历史价值助力文化振兴

团队成员参观了麦积区博物馆和麦积山石窟。通过参观博物馆内非遗泥塑藏品、麦积山石窟泥塑作品,领略非遗文化的历史价值,感悟古代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同时,团队成员们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以线下实地讲解、线上直播宣传的多元形式开展博物馆志愿讲解、麦积山石窟魅力展示等活动。团队采访了麦积泥塑非遗传承人王子斌,通过参观工作室内获奖泥塑作品,近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精湛以及工匠人的匠心独具。王子斌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麦积非遗泥塑的由来、特色与传承方式,他认为推动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借助青年一代的力量。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弘扬非遗文化的决心,在青年文化中植入传统非遗文化元素,为青年文化发展培根铸魂,助力文化振兴。

薪火相传 筑梦育人——发挥非遗美育价值,助力人才振兴

团队在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文泰华光彩小学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课堂上,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了解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讲解南通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向麦积区的小朋友们展示南通非遗蓝印花布的独特色彩。同时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展示了团队去年寻访南京非遗布艺刺绣的实践故事,鼓励小朋友们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资源,学好普通话,讲好非遗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树立文化自信,将来建设文化强国。团队成员在采访校长杜娟的过程中了解到,麦积区文泰华光彩小学是江苏援建的一所乡村小学,学校会定期开展非遗课堂,希望团队今后能继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发挥非遗美育功能,助力人才振兴。

乡土中国 青春有我——提升非遗社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走进麦积区玉兰村开展麦积区非遗文化乡土调研,以调查问卷、田野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玉兰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刘建平对“风吹麦浪”暑期社会实践团高度赞扬,他认为玉兰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非遗资源,但碍于当地实际情况难以挖掘和发展,他希望青年一代能够助力乡村非遗文化的挖掘、宣传与传承,提升非遗社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风起麦浪间,非遗心相连”暑期社会实践团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团队成员深刻了解了以麦积泥塑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作为青年学生,要继续发扬和传承非遗文化,带动更多人了解非遗,为传承非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经济管理学院 杨帆、严繁/图文 李成敏/推荐 范晔/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