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28      浏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新时代思政课讲活、讲透,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11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围绕“新质生产力”的主题前往生产企业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现场授课、专家座谈、企业参观、感悟分享等环节,为学生们带去了一堂内容丰富的“工厂里的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薛宝志在中天钢铁公司开展现场教学,为学生们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举措;在专家座谈会上,大家聆听了振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经验介绍,并围绕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企业竞争力提升等话题与专家展开了互动交流;大家在研学中走进车间和实验室,深入了解企业的现代化生产流程和工艺,领略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产业转型升级。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们还分享交流了本次学习体会和心得。大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时代趋势,不仅为青年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重要的舞台,更是对青年大学生能够成为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月24日,我校思政课教师王格格带领授课班级学生前往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张謇研学中心和富民村民族风情园等研学点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大思政课”建设作为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优化“三环融合、四化驱动”思政课育人模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在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中,通过“红色漫卷通东魂”“星火燎原盐河畔”“江海烽火迎曙光”“通吕河上写春秋”等7个展示空间,以实物、史料、图文、多媒体、情境互动、沉浸体验等多种形式使得历史场景被还原与再现,学生可看、可闻、可触,达到对历史事件“感同身受”、对英雄人物“肃然起敬”、对理论要点“醍醐灌顶”的良好学习效果。在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王格格带领学生们感悟张謇先生的事业足迹,详细向同学们介绍了张謇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职教思想,把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和激励爱国报国之行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要勇于担当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自觉扛起“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担当。在南通少数民族第一村“富民村”,同学们见证了本村汉族村民和少数民族村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历史佳话,对民族团结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也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外化为自觉行动的关键教学环节之一。本次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不仅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党的伟大和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能加深学生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感悟。(马克思主义学院 薛宝志、王格格/图文 张甜甜/推荐 钱晋/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