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凝共识 结对成长聚合力——我校举办2025年第二期辅导员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8      浏览:

为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7月7日下午,由艺术设计学院承办的2025年第二期辅导员沙龙活动在强毅楼12楼演播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丛彬彬,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王希颖,学工部部长徐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钱晋,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及辅导员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二级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育人工作探索”展开交流。

在工作构思分享环节,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喜恒以“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为题,结合艺术设计学院学科特色,分享了近年来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他指出,专业课程应深挖思政元素,如设计类专业可结合“中国传统美学”“工匠精神”等主题,构建“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芳以“协同育人视角下思政教师与二级学院的双维融合探索”为题,结合辅导员岗位实践和思政教学经验,提出“双向赋能”模式,即思政教师提供理论支撑,辅导员结合专业特点落地实践,形成育人合力。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张晓霞则通过“思政引领下的学生工作创新实践”为题,以职教周活动为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活动,使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为促进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的深度合作,活动现场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二级学院辅导员”结对仪式。王希颖宣读了各二级学院辅导员代表与思政课教师结对名单;徐明、钱晋为结对教师颁发了“共成长”记录本。结对小组将围绕“红色文化进专业”“职业素养与价值观培养”等主题,通过“思想汇”等常态化交流研讨、联合教研备课、“双师课堂”等育人实践活动,共同设计特色活动方案,推动思政育人落地见效。

丛彬彬在总结中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她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与辅导员“结对成长”方案,是我校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推动两支重要育人力量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具体行动,意义重大。她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二级学院要明确共同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探索“结对成长”的有效路径,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和共同发展。她要求各学院要将“结对成长”活动走深走实、行稳致远,首批结对伙伴做到率先垂范,结出丰硕成果,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沙龙活动不仅搭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二级学院的沟通桥梁,更探索了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新模式。学校将持续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艺术设计学院 赵喜恒/文图 蔡媛媛/推荐 彭曼/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