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纺织服装学院联合开展“思廉、崇廉、践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活动以南通市廉洁文化广场为实践课堂,通过“理论引领+场景浸润”的沉浸式教育模式,将廉洁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与社会实践,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季晨、张甜甜、胡梦莉与辅导员孟诗凯组成联合育人小组,共同策划活动方案、挖掘廉洁文化资源,并在实践中实现理论阐释与案例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南通廉洁文化广场的八个主题景区中,师生们通过“走廉路、读廉信、敲廉钟”等互动形式,沉浸式感悟廉洁文化。在“百廉道”,张甜甜老师结合清代左宗棠“清正为官”、于成龙“一文不贪”的历史典故,剖析廉洁自律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底线思维”;在“崇廉墙”前,吴露老师以“崇廉润心燃青春”为主题,从“思廉明底线、崇廉学榜样、守廉强信念、践廉担使命”四个维度展开现场教学,强调“廉洁不仅是心中的标尺,更是脚下的行动路”。活动还通过“廉洁微剧场”“案例辨析”等环节,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守廉需从日常小事做起”的深刻内涵。
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结对育人”机制,不仅整合了我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优势与辅导员的实践经验,更通过“双向赋能”激发育人活力,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提供新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 季晨、张甜甜/图文 张甜甜/推荐 钱晋/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