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第七届青少年法治宣传周工作要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中关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核心要义,扎实推进“五个一”专项活动落地见效,9月26日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崇川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师生开展法治辩论赛。
本次辩论赛聚焦“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应当降低”这一社会热点,正反双方围绕辩题展开交锋。辩手们系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立法宗旨与条款内涵,结合社会现实案例阐述立场,既善用权威法律条文、典型司法案例强化论证,又能捕捉对方逻辑漏洞展开反驳。整场辩论逻辑严谨、思维活跃,最终辩手们还发出“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倡议,呼吁同学们深化法律学习、增强法治意识,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信仰者与践行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赵芹副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她充分肯定了双方辩手的精彩表现,同时从辩论技巧、观点深度、现实意义等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同学们深化法治认知提供了专业指导。杨钧茹以“未成年人犯罪与惩戒:宽容而不纵容”为主题开展宣讲,围绕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划分的法理依据与现实考量、“问题少年”增多的社会根源与家庭学校责任、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矫治的多元路径等关键话题,与现场同学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大学生法治辩论活动不仅丰富了第七届青少年法治宣传周的活动形式,更创新了法治教育载体,让同学们在思辨交流中深化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在思想碰撞中坚定法治信仰。同时,活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二级学院“协同育人、思政同行”工作机制的生动延续,为跨部门联动开展思政教育与法治教育提供范例。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弘德明法网络思政工作室还围绕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与青少年紧密相关的法律内容在公众号平台开设系列专题栏目。(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钧茹/文 吴露/图 张甜甜/推荐 钱晋/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