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10月29日重阳节当天,养正辅导员工作室组织师生代表走进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开展“重阳敬老传薪火 非遗润心话成长”主题活动。师生们与非遗传承人共制窨糕,将饱含传统韵味与诚挚敬意的窨糕敬献关工委老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悟敬老情怀,在代际对话中明晰成长方向。
非遗课堂:指尖传承巧技艺
在石港窨糕非遗工坊,传承人张建华手持木模,向师生们展示窨糕制作技艺。从选料、浸米、磨粉到筛粉、压模、蒸制,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窨糕的精髓在于三蒸三晾,既要保证口感软糯,又要让米香层层渗透。”张老师边操作边讲解,师生们围在操作台前,认真记录每个细节。在张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大家尝试独立完成压模工序,当印有“福”“寿”字样的窨糕在蒸笼中渐渐成型,现场响起阵阵惊叹。
敬老献礼:重阳糕香暖人心
重阳节做窨糕、送窨糕,既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用传统美食传递敬老情谊,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会感恩与担当。经过半个小时的精心制作,热气腾腾的窨糕新鲜出炉。师生们小心地将一块块还带着蒸笼余温的窨糕装盒,带着这份满载心意的手作返回校园。当送到艺术设计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姜淑媛、副秘书长伍天荣手中时,他们揭开盒盖,米香与桂花香瞬间溢满房间。伍老师欣喜地表示:“这窨糕甜得恰到好处,软糯中带着嚼劲,同学们的手真巧!大老远带回来,这份心意比糕点更甜呐!”
从石港窨糕非遗工坊到学院办公楼,这盒窨糕走过的不仅是路程,更是一场文化与情感的传递。同学们在揉粉压模时感受非遗匠心,在装盒赠礼时体会敬老温度,这正是养正辅导员工作室“以文化人,以情育人”的初衷。
薪火对话:成长规划启新程
在温馨融洽的氛围里,两位关工委老师与学生们围坐畅谈。伍老师从学校历史讲起,分享老一辈校友的奋斗故事,让学生们深切感受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他们知校爱校的情怀。姜老师则聚焦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围绕学生要明确目标、努力提升自己,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她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们思考未来方向,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以积极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奠定坚实基础。2025级新生田旭婷表示:“这场交流让我对学校有了更深感情,也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会好好规划大学生活。”
养正辅导员工作室长期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此次活动是“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活动通过“学技艺-悟文化-践行动”的育人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在文化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在代际对话中汲取成长力量。未来,养正辅导员工作室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艺术设计学院 张晓霞/文 王辉/图 蔡媛媛/推荐 彭曼/审核)




